易经证释坤卦(05)详解
《易经证释》坤卦(05)
六五:黄裳元吉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爻文简义精。足明坤道之异乾。而正匹乎乾也。六五居外卦之中。为阳位之正。坤行至此。恰与乾交。匹敌并尊。相得有合。以乾为正位。而坤应之。以天为当时。而地合焉。乾坤之和。天地之会。气与形接。精与神萃。是曰至文。光华远届。内贞外亨。元吉之大。坤德之成。于斯为迈。盖坤者、以顺承乾。为用者。则五爻正得乾之龙。为坤道之光。如月以日明。水以火蒸。天地捆媪。万物化醇。乾坤交合。天下光明。位既当矣。时亦宜矣。黄中通理。君子所履。元亨之象。始垂于是。二元之会。乃成上纪。故日元吉。无以加已。夫坤者、处下以应上。居内以接四方。为土之象。徵色唯黄。处地之大。乃位乎中央。行地之远。而承乾行。故合曰裳。而称于吉祥。以裳者、配衣者也。黄者、居中之色也。坤匹乾。犹裳与衣。地承天。犹中央接夫四边。天包于外。地居其内。黄以为正色。后天之所主焉。阴阳交而生化成焉。天地交而日月明焉。云行雨施。而万物资生。霞辉星灿。而成天下至文。此坤六五之象。黄裳所徵。元吉在上。天下之庆。二元会合。天地流形。一气交通。阴阳并行。此坤应乾之至。而为五爻之所呈。在乾九五。为阳正位。故飞龙御天。在坤六五。为阴得偶。故黄裳以会二元。一虚一实。乃为飞潜。一宾一主。乃相周旋。一降一升。德用者焉。一内一外。功行具焉。以坤之利贞。成乾元亨。以地之博厚。匹天高明。以黄裳而占元吉。孚飞龙在天。而利见大人。此气之自至。理之自成。象之自合。而文德以明。生化以形。在地之所见。为天所悬布。内有其精。外得其物。神通其灵物名其德。始终所底。乃天地之则。故黄裳之占。而孚元吉也。坤至静、而其用则动。至净、而其色则文。至柔而应刚。至顺而同天行。故五行、土为后天之主。五色、黄为天地之心。裳虽在下。而接于衣。虽近体。而有所垂。盖居中而能应外。行地而无强也。元吉以文在中。而德用以会乎阴阳。是坤六五一爻。兼地道与天行。达于下上。通乎柔刚。如后之配帝。母之配父。一阴一阳。为后天之常。故有卦则有交易。有爻则有升降。有生化则有来往。有内外则有柔刚。二气既立。五行斯彰。大哉合化。絪縕而为云雨润泽。对照而为日月明光。皆乾之所施与。为坤之所受藏。此六五之元吉。而成象乎黄裳也。
象曰:黄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申释爻辞之义也。坤之处于乾位。含乾之光。承乾之德。以为乾配。非寻常之匹偶也。纯乎天地之交。阴阳之神。超乎物象。达乎玄冥者也。坤以地而通天。以形而化气。以升易潜。以虚为实。以至为大。是谓玄玄。无上之德。无极之先。是曰太元。元吉象焉。盖有吉者有凶有形者、有升沉。有物者、有塞与通。有数者、有异与同。唯超乎一切。达乎至中。融乎形迹。乃底于大同。斯曰至善。无善可加。斯曰元吉。无吉可夸。吉之又吉。不与凶比。故曰元吉。天道所止。凡易之名元者、皆至也。皆玄也。以其无以加矣。故曰元。元字同无之形。谐玄之声。转仁之音。弥天之神。天地始焉。万物化焉。气数出焉。一切皆其下也。苟言有也。则莫之先。苟言名也。则唯同于玄。其见于物也。谓之仁。其见于道也。谓之天。盖先天之所启。后天之独全。一气而凝。一精而延。斯名曰元。唯着于坤乾。在乾无形。有称无名。在坤归真。元吉是应。以坤六五。同乾九五。以地合天。德至道具。比之于人。成道之士。比之于神。大化而至。故曰元吉。不言人事。文在乎中。用极之旨。道曰守一。圣曰执中。玄之又玄。何吉何凶。而曰元吉。明数之终。如曰至善。非善之宗。以无不吉。故仍吉称。以无不中。故仍中名。以无始有。故例以斯名也。夫坤之道成。则同于乾。卦爻之象。唯六五至焉。故以地之黄色。而代天之玄。以坤之裳。而接于乾之履焉。此履至中。而达至玄。通至道而行无极。至善所至。至一所息。至性而通理立极而无所倚。君子之光大。乃德业所底。故文在中。而光见于四方。元吉在上。而和悦畅于四体。喻之于道。至善至美。施之于物。高厚无已。纯德不息。于穆无止。是爻之象。蔑以加矣。故成道而达德。履坤而孚乾。光表而文中。立地而位天矣。
上六: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坤之大用在承乾。而乾之正位在九五。故坤爻至六五为最中正。最元吉。其用已极。其德已至。过此则不常矣。故坤上六之辞。乃为龙战之象。而不免于穷也。夫道极则穷。时过则失中。上六之位以太过而逼于乾。乃见战血之状。此道贲乎中。而用贵乎时。合必以匹。而相猜忌。必有伤夷也。上六居阴之极。处地之高。其为德也。同于乾之亢。亢者必越。极者必穷。坤本顺承之德。而其穷乃反与乾争。则气数所必至也。夫积阳之变为阴。积阴之变倾阳。过其位者、失其常。恣其用者、侵其上。阻兵者不祥。好争者必亡。以假阴为阳。毁柔为刚。本非龙也。而积势为之强。本以匹偶而相合也。而偪处莫能相降。以婚媾反为仇寇。乃争战以为殃。以兵相见必俱损。以两者不让乃同伤。况以下而陵上。柔而侵刚。反道以为用。戾理以为强。宜其气之不久。器之不良。散而之野。披发徉狂。杀戮末已。崩溃是将。此天地之变也。乃见血之玄黄。夫龙者乾之物也。本不与坤争。而上六之气。偪陵不已。阳不自保。乃下野而与之争。龙弃天而之野。则其不胜也。坤陵乾而战于野。则其必败矣。故以妄争而遇敌。以轻衅而倾身。以龙战之象。天地失其常经。故流血而同见其精。此玄黄之色。为乾坤之所损也。天玄地黄。不同而混也。开天地者。乾坤之元。混乾坤者。天地之血。龙者天也。而战于地。血者地也。而染于天。玄者天之色也。清而无色。不可见也。见则败也。黄者地之色也。正而居中不可杂也。杂则溃矣。阴过其分乃侵阳。阳之不许。乃战于野。而莫肯降。此阴阳之乱序。而乾坤之失纲。阳亢犹不可。况阴极而无章。故以相交成相杀。相匹为相克。乃毁生化之功。乃伤代终之德。乃遭两败之害。乃致天地之崩坼。由乾元以始。至兹而终极。一宇宙之变化。规万古之经历。气失纪而将尽。道失度而将绝。万物归于鸿蒙。一切同于凘灭。形气终于幻化。唯见玄黄之血。是乾坤之已穷。而卦象已不见易。故观象、知穷则变。观物、知极则绝。观天地之所争。而知宇宙之分裂。观龙血之所流。而知元气消歇也。故地道以终为义。天道以生为趣。以交合为生化之功。以战争为败亡之器。以仁者昌。以乱者废。以气得中为常。以道过时为败。以纯色为一主。以杂呈为将溃。此坤上六之辞亦气所必至。终始乾坤之名。皆以龙明意。潜龙以资其始。龙战以终其事。全易生于乾坤。万物本于天地。大哉十二爻中。宇由无尽世纪。循环有升降之途。来往谱消息之理。缩于二卦之中。备于两元之里也。
象曰: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一穷字。括尽一切。凡天地万物、皆由之以穷也。盖坤为阴之主。万物之母。而承乾以为生化者也。今不承顺乾且陵逼之。以与乾战。则生化之机息。而万物之命绝矣。故曰道穷。言天地皆以道生。道穷刚天地且尽。何况物乎。此上六一爻。为天地之穷。亦万物之穷也。其祸皆由于阴极。而阳不任受也。阳之与阴。必相涵育。以成匹偶。乃不失其序。阳既不能止阴之上犯。复不任受其陵逼。降而与争。则阴阳皆乖。而纲纪以失。道之穷也。不亦宜乎。道者道也。失其进退。何以举足。此不能行而同毁也。故阴者、不可长也。坤者不可先也。动静刚柔之道也。阴长于阳。则不能顺阳。坤先于乾。则不能随乾。先迷失道。悖逆争强。此终成战败之象也。果战而胜。则阴阳倒植。天下无此理。故战必败。而向归于尽也。
夫阴之不能先阳而自动者。非有所制也。乃气数生化自然之序也。太极之先。无所分阴与阳。而元精之动。则唯阳气。故阴者后阳而生。如善与恶。吉与凶。其末兆也、无所分。而纯一之德。中和之精。则唯善与吉耳。恶凶皆后生者。故曰至善。曰元吉。明其初也。元阳在先。而阴居后。由一生二。乃有二元。然元阴不得先元阳也。果以后天生化言。则阳自阴出。如子生母。若以先天本来言。则阴以阳成。如月以日明。言道者必探本。不得以后天分先后也。故先天之象。可名纯阳。不可名纯阴。犹性之为至善。德之名元吉也。此生化定则。非人能为之先后。苟违是则。则生化绝。天地毁。阴阳尽。而宇宙混沌矣。然仍复于先天元阳之境。阴气且消灭无存。必待元阳一动。而后阴复生焉。此变化之序。不得错也。苟错之也。则两仪不得分。太极无以成。而混沌终不复明矣。故阳亢所害者阳耳。无与于阴。阴极则害加于阳。而牵以俱尽。此龙战之象。不见于乾上九。而见坤上六也。以阳不与阳争。而阴则必争于阳。阳极则自变阴。而阴则必以阳战而后变。此亦生化之道不同也。坤之上六。穷必变矣。而乃先与乾战。不似乾上九之自悔而已。末尝与坤战也。盖乾上九、尚未有坤之敌体也。上九而后。始成坤象。坤至上六。遂反而陵乾矣。此亦处势之殊也。且阳主升。阴主降。阳者顺行。阴则逆行。一顺一逆。相遇成战。此后天之象也。若先天则无之。故坤上六以极而逼乾。乾上九无所逼坤也。顺逆之情既异。而战争之祸。乃以阴极而起也。故世之治也。不有征伐之事。其乱也。始见战争之端。以阴盛则逆行而犯、上也。故善者无吝。吉者无悔。天下之理然也。阴道之不可长也如此。以六五之正。而过则成上六之灾。慎哉其不可过也。果守中不失。居正不偏。则以黄裳独着其色。统天下而同归。浃万物而同化。坤德至矣尽矣。奈何有玄黄之杂。为战血之殃哉。地者后天当万物之主。为中正之道。以其能代天也。黄裳在下而通天。居中而御外。为一切之所仰者。见其守中致一之德也。失中则失德。失德则丧位辱身。相连而及。甚矣用之不可过也。君子观于坤上六。则知所警
用六:利永贞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易道以阴阳交合为主。而往来必有所极。极则必变。故其行也。循环往复。以至无尽。而乾坤二卦为之纲领。阳极变阴。则乾变为坤。阴极变阳。则坤反于乾。此定序也。坤爻至上六。其道已穷。其数已极。则变而之乾。为坤消以复于乾之象。以其有坤元存。不随数而尽。卦虽消。其元不灭。则坤之大用永不失。故有用六之象。以见坤元永存也。乾至上九消而为坤。而乾元不灭。乃有用九之占。坤至上六。卦爻俱尽。而用六。亦如乾之用九。以示阴阳二元。非随形物生灭者也。曰元。曰用。言元之无形。而用可见也。卦爻形也。用者无形而见于有形。六十四卦。唯乾坤有此象焉。以元气之存于天地也。用六者、坤元本来之用。与乾元同不生不灭。而以成地之德用者。故曰利永贞。永贞者、长保大地之德。而独具安贞之吉也。以坤本静顺之义。为承乾之行。而坤元则其体也。其用尤先于坤卦各爻。坤卦爻之德。皆率循之而成用。然卦爻因时位之异。则功用有殊。若用六。以坤元之德。无时位之差。共见于外也。恒悠久不变不二。此所谓利永贞也。坤虽以象为德。而坤元始终如一。故能恒永悠久以不息此同乾元之德也。二元皆至精至一。永久不易。至中至诚。至善至吉。以达无尽也。唯其保太和。得长生。与太极同体用故也。此用六之象。在卦爻之外也。天地虽大。以形而有生灭。以数而有消息。而元气不以形生灭。不随数消息。故能永贞且利也。此天下之至德也。夫坤之数以六为用。亦本元气之用也。坤六乾九。即二元之本用。为阴阳之至用也。不独乾坤以其用成用。其他各卦皆然。而独乾坤二卦为主。则以用必依事物成。而生化之主。必属天地也。故用六者。凡阴卦之所同秉也。而皆本于坤。坤之用六。非限于一卦六爻。而坤元之行。亦非止于一卦六爻。故用六之象。超坤之上。而包括坤以下之卦爻也。则辞所谓利永贞者。不仅为坤言也。凡坤类之卦。皆得引之以为占也。故用六之占。坤元之德也。犹用九为乾元之德。而非乾之所独有也。后人多误指为乾坤之变例。拟附丽上九上六二爻者。昧乎二元之在二卦先也。二元即两仪也。二用即两仪之德。八卦所自出也。故易特拈出于乾坤二卦之外。以明其大用。示其至德也。
象曰:用六永贞。以大终也。
孔子《宣圣讲义》
此言永贞之利。异乎他利。而用六之用。别于他用也。卦辞之称大者。唯乾当之。为其无外。凡天下之物。莫不覆也。坤之为德。承天时行。虽曰无疆。犹有方也。而乾则无方。坤之用六。同于乾矣。故曰大焉。比于大哉乾元也。坤者代终。用六尤为有始有终。故永贞诚能终矣。络复于始。坤元不息之德也。故曰大终。且物之生灭者。始终不一。数之消长者。先后不同。唯坤元以至一至中。行无尽无极。有天下之本。立天下之极。守天下之中。其德用即在能终也。大终二字。颂其用之无尽。而克终天下之终。是曰大终。犹太极之名极也。古大太二字同。义无别用。凡名大者。皆用太字。意言其至也。夫坤元用六。其德至静。共道至虚。其守至贞。其行至顺。则其见也。无名无形。而其所成。乃莫与京。以其至柔而成至刚。至静而动无疆。至贞而行无量。至顺而并于健。至内而包乎八荒。故以无为而功莫与之争。形而生化莫尽。以坤元之体。成乾元之用。以永贞之利。孚大终之称。以承顺之行。而见其神妙于静动也。故用六之象。为天下生化既成也。为天地运行之有终也。为万物生灭之所穷通也。故立于至中。及于元穷。道主于神。而德达于无垠。此复乾之象。而见至利之亨于一切。以坤之交乾。而见元气之不绝。在人为德至。为道立。为至诚。为无息。为性善之所见。为中和而孚精一。故二元者,开合也。虚实也。其大无外。其细无极也。乾元用九。以开其始。坤元用六。以复于不息。天为行其神。地为凝其形。九以用其阳。六以用其阴。九六之既合。生化于是乎成。始终于是乎名。此元气之所至。而元德之所行。故用六永贞之大终。同于用九之上治也。利而能永。终而克大。此固坤元之德。而达安贞之至。盖内明其性。始外善其事。内有所守。始外无所滞。君子成德达道。必正性命为本。保太和为基。先利贞之行。而后成元亨之期。自坤顺以为己。至乾健斯无不宜。有乾惕以自强不息。庶永贞而称大终之辞。故乾坤备乎道德。而为君子所师也。
夫用九用六二象。后人以其无象。多不明所出。以卦止六爻。每爻有象有辞。唯用九用六。有辞无象。而释文仍以象称。遂致疑为上爻之余。此盖不知古人立卦设辞之初意也。卦以象成。有象外之象。有象先之象。以象有自来。有自往。皆以气数成也。卦始于太极。终于六十四变。则卦先有象。卦后有象。非仅限一卦六爻也。如时有先后。地有向背。行有来。去。皆此气也。而象异焉。在乾坤之先。有所以成乾坤者。在乾坤之后。有所以承乾坤者。易主于变易。变必以三时为断。即去来今也。前者谓之先天。后者谓之后天。今则现象也。人知既变之有象。不知未变之有象。知未变之为本象。不知既变之有本象。知既变之为变象。不知未变之有变象。知有象之象。不知无象之象。此执于象而不明象也。夫象者、象一时也。象一方也。象有或无也。象常或变也。皆以气为主。数为用。故乾之先。有乾元之象。坤之变。有坤元之象。虽不在卦爻内。其象仍在也。人知此身为生。而不知末生之身。既灭之身。是重形而遗神。知器而昧道也。乾为阳主。阳有元也。坤为阴主。阴有元也。元者气也。道也。无形者也。而有用可见。以无形、非真无形。乃非现今之形也。八卦末成。有四象两仪太极之形。天地既判。有先天浑沦之形。特以八卦既成。不见太极仪象。天地既判。不见先天浑沦。故曰无形也。彼气与道。末尝无也。故有乾元坤元之象在也。而元不见。以其用明。用九用六用之见。不独元之用。即乾坤大用。盖乾坤亦由元成。其德亦以元用为用也。故在乾用九坤用六而阳非乾。亦用九。阴非坤。亦用六。初不以乾坤限也。凡爻之一者皆用九。皆乾元也。爻之者皆用六。皆坤元也。乾坤有限。而用九用六无限。偏于六十四卦也。为其永存不变。为其真体也。故乾元为乾之先。坤元为坤之本。形生而神仍存。器毁而道不坏。故用九用六。不随乾坤卦爻成象。不因乾坤卦象生灭也。夫用六之见、在上六之后。则由坤卦之皆变也。六爻尽变。乃同于乾然非乾也。坤元之真也。如乾元之超于乾卦也。故卦爻六有六变。至七变仍还原。以气数皆极。极则变变则复也。坤异乾者。阴生于阳也。极则还于乾。而与末生时同。然乾元则非与坤同。以太极之初纯阳也。乾虽变而坤。乾元自不变也。故坤元与乾元有异者也。以乾元所返于太极之初。坤元所返于乾象之始。仍成两仪之象也。故在坤用六。而曰永贞曰利。仍本坤德之先利贞。不若乾元之始而亨也。乾主元亨及利贞。阳之常也。坤主利贞至永大。阴之常也。合之则一太极矣。故坤元用六。同于大哉乾元。以其功用之极。而却本于利贞之道。二者不失其常。为天下之至道也。一阴一阳。一圆一方。一动一静。一柔一刚。二元之所名。九六之用所成。固足以涵万类。而包无垠也。此坤元用六之象。占在坤之变也。
道家经典
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(管理员邮箱:15053971836@139.com)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